
日本武术段级制度的演进及其在合气道中的应用
数世纪以来,武术一直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其中一个在其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面向,就是段位制度的引入。“段”(だん)一词,字面上意为“阶段”,最早是由本因坊算砂于十六世纪末所使用。他是本因坊围棋流派的创始人。围棋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策略棋类游戏,大约在七世纪传入日本。游戏由两名玩家轮流在方形棋盘上放置黑、白棋子,以围地和吃子来获得比对手更多的领地。本因坊身为当时最顶尖的棋士之一,创立了“级”与“段”的制度来评定棋手的水准。在当时,只有高段者才有资格在征夷大将军 (简称将军,日本实质的统治者) 面前对弈。

围棋
在段位制度出现之前,古流武术的学生通常会由师父授予“免许”作为其技艺与造诣的认证。免许制度可作为证明,让他们得以教授他人并传承所学。根据各流派不同,免许有多种层级,最终的“免许皆传”则仅授予极少数弟子,或流派的继承人。免许通常也会伴随“传书”,其中可能记载了型、课程、技法以及秘传。
直到1883年,加纳治五郎,柔道的创始人,才首次将段位制度引入武术之中。身为教育家的加纳,看到了免许制度的局限:它难以评估或比较来自不同流派学生的技术水准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他为柔道建立了段位制度,并将最早的“初段”授予他的两位学生富田常次郎与西乡四郎。加纳认为,通过依据技术与知识建立一个明确的晋级体系,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掌握自身的成长方向,亦能培养其对成就的自豪与荣誉感。

大东流合气柔术免许
船越义珍,被誉为“现代空手之父”,在1924年将段位制度纳入松涛馆空手道。此制度逐渐被其他武术采用,包括合气道。植芝盛平大约在1940年左右采纳段位制度。当时并无考试,新的段位晋升会在皇武馆道场每年的传统仪式“镜开き”中张贴于墙上。当时,植芝的一些高弟很快便获得高段位,例如富木谦治在同年被授予首个八段。植芝本人并不特别重视段位,他常因某位弟子一时的理解或表现而随口说对方该是六段、七段,甚至十段。这为合气会在颁发官方证书时带来不少的问题。据小林保雄所述,由植芝吉祥丸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:由合气会印制证书,但由植芝盛平本人签署,以绕过标准的合气会程序。
包括斋藤守弘在内的一些植芝弟子指出,在1950至1960年代,高弟跳段晋升的情况相当常见。由于当时合气道仍属新兴武术,合气会希望加速其发展,并通过更多高段位修习者来推广合气道。更多相关资讯可见由 Stanley Pranin 发表于 Aikido Journal 上的文章 Dan Inflation in Early Years of Aikido。
段位制度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价值,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毫无意义,但如今它已被普遍认可,成为衡量和承认修习者成就与地位的依据。
相关阅读:合气道传统服饰袴背后的故事
作者注: 感谢您的阅读!本文章仅作为对该主题的初步介绍。虽然我们致力于准确性,但无法保证内容的精确,也可能包含一些推测成分。如果您对该议题感兴趣,建议作进一步查证。开始您的合气道探索之旅吧! 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