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 道

命名之旅:从大东流到合气道(上篇)

合气道以其强调和谐与非对抗的理念闻名,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大东流柔术。合气道在发展过程中,植芝盛平曾为其武术使用过各种名称,最终定名为「合气道」。

植芝曾修习多种武术,包括天神真楊流、起倒流、柳生新阴流,以及柔道,之后才遇见大东流武术宗师武田惣角。1915年,植芝在北海道探访时结识武田。对武田的技艺与见识惊叹不已的他,立刻决定拜其为师。翌年,植芝于白滝村建立道场,并邀请武田居住并授课。他全心投入,花费大量时间与资源学习武田的武术,称之为大东流柔术。植芝最终成为武田最优秀的弟子之一,而此时期从大东流习得的技法,将成为未来合气道的基础。

1919年,植芝接获父亲病危的电报,结束了与武田的学习。在返乡途中,他遇见了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人物:大本教的精神领袖出口王仁三郎。父亲过世后,植芝追随出口,并迁居至绫部的大本教总部,并在那里生活八年。在出口的支持与指导下,植芝创立了第一个道场「植芝塾」,开始教授大东流柔术给大本教信徒。1921年,「第一次大本事件」爆发,总部被毁,但植芝塾幸免于难。接下来两年,他协助出口重建总部,并继续教授大东流。同时,植芝的技法在大本教宗教思想的影响下,逐渐转变。

新宿若松町的皇武馆道场

1922年,武田前往绫部指导植芝。据第二代道主植芝吉祥丸回忆,出口曾将其父的武术称为「合气」。在武田到访期间,植芝与其讨论此事,并达成共识,将其武术更名为「大东流合气柔术」。然而,武田与出口不和,最终在收取一些金钱后离开。后来,出口鼓励植芝创立自己的武术流派,这最终促使其脱离大东流的原始体系。

接下来数年间,该武术被称为「植芝流合气柔术」或「植芝流合气武术」,逐渐脱离大东流之名。1927年,植芝举家迁往东京,并继续使用「合气柔术」或「合气武术」等名称,直至1931年新宿若松町皇武馆道场落成。

大日本武道宣扬会

之后几年,植芝开始使用「合气武道」一词,象征性地由「术」过渡到「道」。当时也曾使用「皇武道」之名。1932年,大本教赞助成立「大日本武道宣扬会」,旨在推广日本武道,植芝担任首任会长,并巡回分支道场授课。然而,该组织仅维持约三年,最终因「第二次大本事件」而解散。

相关阅读:日本漫画中合气道的罕见之美

作者: 感谢您的阅读!本文章仅作为对该主题的初步介绍。虽然我们致力于准确性,但无法保证内容的精确,也可能包含一些推测成分。如果您对该议题感兴趣,建议进一步查证。开始您的合气道探索之旅吧! 🙂

留言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