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命名之旅:从大东流到合气道(下篇)
大约在1934年,植芝盛平接受了久琢磨(Takuma Hisa)的邀请,前往大阪教授他的武术。久琢磨当时隶属于日本主要且历史悠久的全国性日报之一《大阪朝日新闻》。植芝定期前往朝日道场授课,约持续了三年。在此期间,植芝将自己的武术称为“大日本旭流”。
在大阪期间,久琢磨及其他受教者利用报社资源,详细记录了植芝的每一项招式,并以照片与影片保存。这些资料连同久琢磨日后直接向武田惣角学习的招式,被编纂成《大东流合气武道传书》共十一卷。前六卷题为《旭流柔术》,主要记录植芝所教授的招式。

植芝于大阪朝日新闻制作的影片中的示范(导演:久琢磨)
1940年,皇武馆(Kobukan)正式在日本登记为公益法人,名称为“财团法人皇武会”。两年后,日本政府接管了“大日本武德会”,该组织创立于明治时代,旨在推广日本传统武术。政府随即展开整顿,计划将全国各武术团体纳入官方管辖,由包括首相东条英机在内的五个部门共同管理,强调其作为战时协力组织的角色。
当时为各武术门类如剑道、柔道、空手道、铳剑道等设立了个别的“部”,以加强管理并促进推广。此举的重要内容之一,是统一全国武术流派的名称。
皇武会亦被邀请参与此项整编。然而,当时部分的“部”已相当完善,但植芝的武术以及其他柔术流派并无适当归类。大日本武德会因此决定新增一个部用来容纳这些流派。最初,代表皇武会的平井稔(Minoru Hirai)提议“合气武道”,但经过多次协商,最终决定采用“合气道”。关于协商细节在此不再详述。这个新的部正式命名为“大日本武德会合气道部”。
1945年,日本战败,二战结束后,武德会私有化,并失去对各武术组织的控制权,最终被盟军最高司令部命令解散。武术被禁止,因其被视为助长军国主义与国家主义情绪的工具。因此,植芝吉祥丸与皇武会管理层于翌年迁往岩间,以确保植芝盛平的武术得以延续(注:植芝盛平自1942年已迁居岩间)。

合气会旧本部道场
1948年,吉祥丸返回东京,展开重建道场的工作。在众人努力下,该组织于同年获文部省正式认可,并更名为“财团法人合气会”(Zaidan Hojin Aikikai)。恢复训练的同时,“合气道”之名也自此正式被采用。因此,部分植芝盛平的门人认为“合气道”一词是在战后才出现的。
以上时间线概述了不同时期名称的演变,资料来自植芝吉祥丸及其他弟子的回忆。历史上虽然植芝盛平曾使用多种名称,但直到1948年之后,“合气道”这一名称才被广泛接受并使用。
相关阅读:命名之旅:从大东流到合气道(上篇)
作者注: 感谢您的阅读!本文章仅作为对该主题的初步介绍。虽然我们致力于准确性,但无法保证内容的精确,也可能包含一些推测成分。如果您对该议题感兴趣,建议作进一步查证。开始您的合气道探索之旅吧! 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