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塑造合氣道的新興宗教與第一次大本事件
20世紀初,日本見證了大本(Omoto,通常稱為大本教 Omoto-kyo,正式名稱省略「教」字)的興起。其教義對合氣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合氣道創始人植芝盛平被認為是大本的虔誠信徒。然而,該宗教被視為非常規的教義與政...
-
正座與座禮:體現合氣道中的日本文化價值
「正座」(Seiza)與「座禮」(Zarei),作為合氣道中的兩項基本修習,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與哲學意義,根植於日本的傳統之中。 正座的「正」意為正確或端正,「座」則意為坐姿,因此正座字面上即是「正確的坐姿」。它在日本文化...
-
合氣道中膝行與座技的藝術
「膝行」(Shikko),是合氣道中一項基本的移動方式。從「正座」(Seiza)或膝行位置進行的合氣道技法稱為「座技」(Suwari-waza)。座技是合氣道的一個顯著特徵,在其他武術中極為罕見。要理解為何合氣道練習膝行...
-
合氣道的多元風格:一門活的藝術
合氣道是由植芝盛平(1883–1969)創立的現代日本武術,已發展為全球性的武術體系,擁有眾多流派以及各自的風格與詮釋方式。雖然各風格皆植根於相同的哲學與技術基礎,但每一流派皆體現其創始人對合氣道的獨特詮釋、強調重點與訓...
-
超越對立:重新思考合氣道哲學中的柔與剛
「柔」與「剛」是武術中經常出現的術語。我們常將一門武術或其風格概括為「柔」或「剛」,但這樣的分類是否具有實質意義?又或者,柔與剛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麼? 在深入探討之前,不妨先從「剛柔」與「柔剛」這兩種詞序談起。從歷史角度...
-
三元: 合氣道中的三角、圓和方
合氣道創始者植芝盛平以三角形 △、圓形 ○ 和方形 □ 這三個符號,傳達合氣道的核心哲學概念。這些符號對應於神道「一霊四魂三元八力」中的三元。三元,用以解釋宇宙的生成原理。雖然要詳述此概念超出本文範疇,其基本要義可簡述如...
-
亂取:合氣道動態訓練的核心
亂取 (Randori) 是一種動態的訓練練習,廣泛應用於各種日本武術,包括柔道和合氣道。亂, 意為“混亂”或“動亂”,而 取 意為“拿取”或“捕捉”。這個術語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江戶時代的軍事手冊《甲陽軍鑑》,當時指的是...
-
殘心與無心:合氣道的兩大武心
殘心(Zanshin) 是日本武術中的核心概念。字面上,「殘」有「殘留」「餘留」之意。在亞洲文化中,「心」超越具體的器官,涵蓋了思維與靈魂,融合了認知與情感的體驗,二者緊密相連。因此,殘心指的是一種警覺、敏銳且全神貫注的...
-
崩:合氣道中打破對手平衡的關鍵
崩 (kuzushi) 是一個在日本武術中廣泛使用的術語,指破壞對手平衡的動作。日文中的 kuzu 字面意為「崩塌」或「瓦解」,而 kuzushi 則泛指失去平衡的概念。雖然此術語最常見於柔道,但在合氣道及其他一些武術中...
-
合氣神社:岩間靈性與武術的橋樑
座落於日本岩間(Iwama)寧靜小鎮的合氣神社(Aiki Jinja),見證了武術與靈性的匯合。 1942年,植芝盛平與夫人由東京遷至岩間。在這座小鎮中,植芝盛平以「武農一如」為理念,承買田地,親自耕作。隨後,他興建了道...